多元服务推动享老无忧,是今年东莞十件民生实事之一。3月14日,2025年东莞市老龄健康工作会议暨全市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启动会召开,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老年健康服务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提升全市老年认知障碍防治水平,推动全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到80%
会议传达了2025年全省老龄健康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东莞市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重点,指出要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扎实开展老年健康相关行动,持续推进医养结合创新发展,增强老年健康服务,确保完成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
2024年,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制定了《东莞市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选定莞城街道等11个镇街(园区)作为试点镇街(园区),并确定东莞市人民医院等13家医院作为试点机构。
会议指出,今年是行动的全面实施和总结的关键阶段,通过总结试点镇街(园区)工作经验,形成工作机制向全市推广。要求全市33个镇街(园区)全面开展完成老年人认知障碍早期筛查工作。到2025年全市公众对老年痴呆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到80%。探索形成具有东莞特色的老年痴呆症防治模式。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保健局局长余锐标指出,要明确责任分工,将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作为健康东莞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社会工作、社会心理服务、老年心理关爱、失能失智干预预防等各类资源。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相关医院要积极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要加强对医护人员、公卫人员、社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建立整合式服务团队,在医院、护理院等建立多学科协作的轻度认知障碍及老年痴呆诊疗与照护服务团队。同时,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健康服务,通过培训志愿者等方式,充实服务队伍。
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知晓度和参与度,引导老年人参与体检建档,推进全市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活动。结合“老年健康宣传周”“敬老月”等活动,通过社区健康讲座、媒体宣传普及老年人健康知识。引导老年人及其家属积极主动开展健康管理、认知筛查和失能服务。
积极探索老年痴呆防治新模式
会上,东莞市医养健康协会会长潘永晃致欢迎辞,指出协会将继续配合市卫健局联同多个试点机构共同制定关于老年痴呆防治工作的地方标准。这一标准将涵盖老年痴呆的早期筛查、诊断、干预、护理等多个环节,旨在为全市老年痴呆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统一的指导依据。

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莞市康复医院以及黄江镇卫健局分享了在老年认知功能筛查工作中的经验。
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新“诊疗即筛查”模式
东城街道作为全市首批广东省老年痴呆防治行动试点单位,构建“街道统筹-社区摸排-家庭医生落地”三级责任体系,打造专业筛查队伍;依托街道人口数据库,建立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认知障碍筛查动态名册,实现精准摸排,确保“应筛尽筛”;将认知筛查与老年人年度体检结合,创新“诊疗即筛查”模式,并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提升筛查覆盖率和效率;建立分类干预机制,提供个性化认知训练,并通过“立体化宣传矩阵”提升居民认知障碍知晓率。
东莞市康复医院:构建“筛查﹣干预﹣康复”全链条服务体系
作为全省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试点机构,东莞市康复医院积极探索,构建了“筛查﹣干预﹣康复”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与东城社卫中心深度合作及星城社区党建共建,开展失能老年人评估和“认知健康周”活动,实现了筛查服务的广覆盖和精准化。依托东莞市人民医院的专家团队,医院建立了认知障碍“筛查—诊断—康复”闭环管理体系,显著提升了筛查和诊断精准性。此外,医院与北京广荣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AI+康复示范标杆,推动智慧医疗在认知障碍防治中的应用,为老年痴呆防治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和技术支撑。
黄江镇卫健局:打造“五联一体”防治服务新模式
作为首批“广东省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试点镇街”,黄江镇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五联一体”防治服务新模式。通过引入“AI+数字化”技术,黄江镇构建了全流程AI智能化认知障碍风险管理体系,大幅提升了筛查效率、精准性和覆盖率。同时,黄江镇推行“多元医养结合”模式,开展分级培训及创新康复活动,为每位老人定制综合干预方案,确保精准服务、责任明确、数据驱动、动态优化。此外,黄江镇发挥“多方协作联动”优势,探索“筛管闭环”一体化模式,联合社区、公共服务办推行“党建+惠老”服务,打造智能数字筛查训练中心和认知教育科普基地,形成了整合式服务及科普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