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N”智慧养老格局如何打造?智能场景应用是关键

“1+3+N”智慧养老格局如何打造?智能场景应用是关键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9日讯(记者刘晨玮 通讯员张曼舒)8日,第42届中国国际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暨国际福祉机器博览会(以下简称“康博会”)智慧康养产业论坛举办,武汉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负责人作“武汉智慧养老的探索与实践”主题演讲。

在智慧养老展示厅内,记者看到,这里展现了老人在家中的卧室、卫生间、厨房、休闲等区域的智能化养老产品的配备情况。从门铃应答、烟感红外到智能马桶、床上沐浴;从一键紧急呼叫、语音呼救到视频应答对话……生活化的使用场景体现出智能养老设备在实际生活中为老人带来的便捷,提升了老年人的体验感,引导和提高了老年人对人工智能养老技术应用的接受度。武汉众成颐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邵诗聪介绍,公司建立“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整合各类资源数据和需求数据,形成加盟服务联合体,切实解决老年人“医、康、养、吃、购、行”六大需求。

武汉智联万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娟在论坛中介绍:“我们建成一批智慧养老社区,探索制定智慧养老社区标准规范,初步形成一批有武汉特色、可向全国推广的人工智能实验成果。”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负责人在演讲中介绍,“1+3+N”是由1套系统平台“四级”贯通、3种养老业态“三化”应用、N个应用场景多元融合构成的武汉智慧养老服务新格局。武汉目前已建成16个养老服务综合平台、1个养老服务APP,形成五大应用体系、十大数据库、14个子系统,并通过156条街道、319个智慧网点将养老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最后一米”。同时,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赋能智慧养老建设,提升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3类养老业态的服务体验感。

武汉炎黄创新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鹏在分享中表示,银发经济背景下的智慧养老机遇与挑战并存,要不断完善服务设施与产品创新,提高社会对智慧养老的认知度,也要合理匹配老人的支付能力,通过优化产品设计、降低成本等方式,增强老人的支付意愿。

通过平台、传感、呼叫等技术手段,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被送至老年人家中。目前,全市设立6885张“家庭智能养老床位”,实现了半径一公里内社区、居家养老任意切换。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整合医疗、餐饮、家政、护理等资源,为社区老人提供方便快捷多元的服务。武汉市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试点建设,在社区和机构投放实验产品,养老机构应用智能设备监测老人数据,及时发现、干预在院老人健康问题,显著降低了看护风险。

场景应用是提升效能的最终途径。近年来,武汉市持续发力打造智慧养老应用场景,包括智慧养老院场景、社区“智守”养老场景、智慧养老产学研基地等,实现线上+线下全天候守护。

2024/04/10




在线留言